南昌宏達與您健談建筑十年后會是什么樣子?
來源:作者: 點擊數:826
十年后的中國建筑只是一個轉型的開始而不是完成,這是一個預測中國建筑未來發展趨勢的問題,但我們可以參考日本或臺灣的現狀,雖然前者領先我們并不止十年。中國最近十五年的建設高潮解決的是:從無到有的問題(商品房、寫字樓、機場、美術館、博物館、展覽廳、音樂廳等等量的建設)。未來十年(必定更久)要解決的是:從有到好的問題。簡單來說是這樣一種轉型:粗放的大規模的建設——精確的小規模的建造。
這樣一種轉型給建筑本身帶來的變化是:
1.建設量的減小:放眼望去,樓盤夠我們十幾億中國人住了,CBD也都立起來了,每個城市該有的公共建筑:圖書館、劇院、美術館、展覽中心、音樂廳等等也都建起來了,未來我們要建什么呢?我們還有什么可建呢?
2.設計建造水準的提高:當項目越來越少的時候,中國建筑從業者面臨的將是全球同行的競爭,狼多肉少的時候,總是會有狼餓死的。拼關系的時代會隨著項目的減少,每個項目吸引的關注度增加,制度在實踐中得到完善,國際媒體的參與,消費者愿意為設計買單等原因而漸行漸遠。
3.建筑從業者分工越來越細:在建筑工序上從業人員越來越被細分化專業化。建筑公司類型也在不斷的細分化,將會有更多公司專注于自己某一領域,做機場設計的專做機場、做住宅的、做博物館的、做醫院的、做酒店的、做會所的等等。專注某一領域可以做的更精更深入。
4.舊建筑改造的比例增大:粗放的建設,功能的轉變等必定會帶來很多問題,相比較于過去的拆了重建,舊建筑改造更節約資源、更能保留過去的記憶,將是未來的趨勢。798的成功不是個例,舊建筑的價值會被逐漸意識到。
5.小型、明星事務所如雨后春筍:國有大型設計院的壟斷正在被打破,有創意有品質的小型事務所能在市場化的設計環境中分一杯羹,尤其在大型項目日益減少小型項目越來越多,甚至是農村小住宅一類項目出現的環境下,設計院的關系優勢、結構技術優勢、設備技術優勢等會越來越弱化,而明星建筑師事務所的創意卻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。
不管未來樓宇發展趨勢如何,我們都要努力深造自己,努力學習高精簡的東西,是人才不管走到哪里都不會埋沒!中國建筑業缺乏的是有新思想,有新方向,新思維的建筑,結構大師,而不是那些循規蹈矩,按模板蓋樓的機器!